如果您跟我一樣,在選擇書包時被這些問題弄的很煩:
- 為什麼每個書包都說有護脊?
- 護脊真的有用嗎?
- 書包都要這麼大這麼重嗎?
- 怎麼都是卡通圖案!
您可以花點時間時間看看,我五年多來幫女兒設計書包的過程和想法,這裡頭有很多取捨與思辯的過程,也是一位媽媽如何在個人堅持、量產與大家的需求中找尋平衡點的過程,也許您在讀完之後,就會比較清楚該如何幫孩子選書包喔!
為什麼要自己設計書包呢?
因為二個孩子陸續要上小學,於是我開始做一些功課,去研究市面上的書包,但實在找不到甲意的,卡通圖案、過重、硬式的我都不愛,沒辦法只好自己做看看。
從孩子一出生以來,我幫孩子做床圍、安撫巾、玩具、圍裙、筆袋、洋裝,除了平時衣物之外,能做的我幾乎都自己做,雖然我也幫她們做過後揹包,但這回需要的是個有機能的書包耶,老實說,當初實在沒有太多把握。
但憑藉著自己在手作包上近十年的經驗,第一個版本就花了兩年多,開發過程雖然冗長,但卻是讓我愈挫愈勇,就這樣一頭栽進了小學生書包的世界。
開始於一個簡單的念頭,輕
相信很多媽媽跟我一樣,開始幫孩子選書包時才會發現,天呀!現在的書包怎麼都變這麼重呀。轉往一般的背包看,又太過於單薄沒有支撐,這麼兩極化選那邊都不對呀!
可能是因為我家兩個女兒都很嬌小,市面上的書包一揹在她們身上都好大一個,櫃姐也會說,小孩再大很快,再過一兩年就不會覺得大了,這有點像是為了穿久一點先買大件的衣服,然後等衣服合身的時候,衣服已經舊了,所以,真的單純為了不想給兩個女兒揹大書包而做的啊。
到底什麼是「護脊」?
你是不是跟我一樣,當初在尋找書包時,總是只能看『護脊』的廣告詞,卻找不到清楚的護脊原理說明,什麼功能有護脊功效,卻又訴求大容量很能裝,實在讓我半信半疑,如果你有多爬些文章做功課,也會找到些「護脊書包其實沒有醫學根據」的報導,媽媽真不知道要怎麼選書包。
為了讓女兒揹的舒服又安心,我深入研究後背包的動力學,也特別去研究分析各大品牌登山背包的設計原理,才開始對每一個環節有更清楚的了解,例如,為什麼登山包很重要的後背金屬支架,這個設計放在書包常被稱做「護脊鋁條」,卻是我認為不一定需要的設計。
我將niizo書包的研發方向,依機能及實際功效整理成下面的表格,完整讓家長都清楚知道,每一項功能設計,它能達到實際的功效是什麼。
我們把護脊設計清楚分成「減壓舒服」、「避免脊椎不良姿勢」及「減少脊椎壓力」,三個大方向分別去研發,由上表中你可以發現,市面上大多數書包的功能,都屬於減壓舒服的功效,而真正能減少脊椎壓力的效用其實不多。
減法設計,減輕重量為第一優先
減重是減輕脊椎負擔最直接有效的方式,坊間強調護脊的書包動輒超過1公斤,為了增加背部硬質支撐、厚實泡棉、硬挺的袋身,大尺寸大容量及成長型的硬質調節機構等,都在增加書包的重量,我覺得這有些治標不治本。我們仔細盤整最重要的需求,設計適當的內口袋數量及書包尺寸、使用必要材質來做後背支撐,揹帶不需要用太厚太寬的泡棉,那樣反而會太硬,不適合小小的肩膀,為了減少過度的設計,反而每樣東西都要檢討它的必要性。
合身的肩帶非常重要
陪小孩上學途中,經常看到有些孩子書包肩帶不合身,太寬超出肩膀、掉一邊、太長鬆鬆等各式各樣的問題,這會讓孩子改變肩膀的姿勢去支撐書包,除了書包本身就重外,不良的姿勢會讓脊椎的壓力更大。
我們家的孩子體型較小總是選不到貼合肩膀的書包,也許歐美與亞洲本來就有體型的差異,專屬針對亞洲體型設計的書包非常重要,我用孩子的體型做的立體打版,並且運用橋接設計,讓揹帶從背部到肩膀到胸前都穩穩貼合身型,橋接的造型能固定揹帶不會滑肩,孩子不會習慣性聳肩,姿勢正確就是對脊椎最大的保護。
試揹時注意四大重點 :
- 肩帶要很符貼肩膀的形狀,若沒看到空隙可能是泡棉較厚把空隙補起來了,但受力還是會不均勻,這個要特別注意。
- 肩帶不要超過肩膀,設計太寬的肩帶往往會超過肩膀。
- 兩條肩帶不要容易開開鬆鬆的,若容易滑肩掉一邊就不好。
- 肩帶太長,拉到最短了,書包還是背太低(低年級的小朋友,書包背的高度應在肩膀高度附近)。
書包重心儘量貼背
這個部份很容易做到,大部份護脊書包都有書籍專用夾層,讓最重的書本靠近身體,這對減輕脊椎壓力很有幫助,讓重心靠近身體,減少脊椎承受多餘的力矩壓力,因此我們認為書包不適合太厚,這樣會讓書包裝的更多更重,且書包加厚會讓重心往後增加更多力矩壓力,身體為了保持平衡,會變成往前彎曲駝背的不良姿勢。
孩子不排斥用胸扣才有用
揹帶加上胸扣也很重要,胸扣可以讓書包揹的更貼更穩,但最怕的是孩子因為不好施力而不願意扣,選擇一個很好操作的扣具是非常重要的。翻遍各地的扣具廠商,最終選定貴松松的德國fidlock磁吸扣具,Nike、BMW都是他們家的愛用者,有很精巧的機構,甚至有點療癒的”卡”扣入手感,孩子一學會扣上後,還會很想再多扣幾次喔。
後背泡棉減輕護脊椎負擔?
背部的泡棉主要作用就是舒服,別讓硬梆梆的書本壓在背上,而背包的下方是接觸背部壓力最大的位置,也就是接觸在腰部的位置,因此這部份的泡棉支撐度及厚度一定要更足夠才會舒服。
後背泡棉設計「減壓」才是重點,其實無法減輕脊椎負擔,若說它能做到「護脊」是有些牽強的。
背包底部支撐性也很關鍵
底部要有足夠的支撐性,當然不一定要硬式的才夠,您可以觀察在裝了平時要帶的書本文具後,書包後背不應被拉下變型彎曲,還有一個更重要的,書包的底部不能被拉斜下去,我覺得這個影響比背部還大,因為多數的背包放了硬質書本後,後背反而會挺住不太會過度的變型,但過於軟質的背包底部常會往下斜沉,這樣重心就會往下及往後拉重,增加向後的力矩。
後背的金屬支撐架的迷思
金屬支撐架通常只會出現在高負重的登山背包上,並且一定會出現高支撐性的腰帶,它的主要作用是當腰帶扣上後,後背支撐架能將整個背包的重量撐在腰帶上,進而將背包的重量轉移到腰部。正確的登山包背法,會稍稍放鬆一點肩帶,讓背包輕輕放肩上,更多配重放在腰帶。
而後背金屬支撐運用在書包上,常被稱為「護脊板」或「護脊鋁片」,事實上,要達到減重及分散重量到腰部,必須搭配支撐性及包覆性夠的腰帶,若不扣上腰帶是無法發揮作用的。
而書包畢竟不像登山包那樣的長時間高負重,後背運用輕量支撐材料就能有一定支撐重量的功能,不一定需要用到這麼高強度的材料,若孩子不習慣扣腰帶,往往只是徒增多餘的重量。
「減壓」和「減重」大不同
我們很清楚區分「減壓」及「減重」的不同,減壓是透過符合身型或支撐泡棉,讓壓在身上的壓力平均分佈而感受較舒服,它的確能減少一些體感重量,但事實上重量並沒有減少。而減重則是真正減少重量進而減少脊椎的負重,這兩點都很重要得互相配合。事實上,你的重量感多半來自肩膀上的體感壓力,而脊椎及上背部肌肉承受的壓力往往感受不到,如果長時間過度負重,反而容易被忽略而受傷。
家長要特別注意的矛盾設計
如果沒有弄清楚各功能背後的原理及邏輯,把所有機能訴求都塞到書包上,就很容易出現各式各樣矛盾的設計,家長們最好也能了解,正確選擇符合需求的書包。
- 強調很輕,卻又設計容易裝太多超重的大容量空間。
- 強調護脊,卻又訴求能從小一揹到小六的不合身肩帶。
- 有登山包等級的減重設計,但重量卻過重。
- 強調把重心貼背,卻又設計過厚袋身,或能再加掛擴充的設計。
- 有護脊板或護脊條,卻沒有腰帶的設計。
提起來很重,揹起卻不重
這代表書包的減壓舒服做的好,肩帶版型合身,泡棉的厚度軟硬適中,位置設計正確,但特別要提醒家長,體感的舒服不代表重量消失了,教育部建議書包總重量不要超過孩子體重的12.5%( 1/8),以一位體重20公斤的七歲小女孩來說,她的書包總重量2.5公斤是極限,孩子的核心肌力還不夠強壯,千萬不要因為有好的減壓設計,揹起來不重就越裝越多。
書包容量剛好就好
兩位女兒分別都經歷過一年級到五年級了,絕大部份的低年級學生,每日經常性揹去學校的東西並不多呀:
- 大約就是4~6本課本。
- 一本聯絡簿。
- 幾張紙本的試卷。
- 鉛筆盒。
- 也許偶爾帶件備用衣服、A4資料夾、畫具或笛子跳繩之類的。
- 需要上安親班或美語班的孩子,會再多帶幾本書。
- 水壼和便當也是必需品,這兩樣我都另外放手提便當袋了。
所以,除了日常會帶的東西之外,如果偶爾要多帶特別的物品到學校,就可以多準備一個小提袋,不一定要全部的東西都往書包裡塞,書包大,用料多,反而更容易超重。
孩子學習整理與收納
有時我幫孩子提書包會發現,孩子把書包裝的很飽或書特別的多,通常追問下來,往往都是帶了很多不需要的東西,例如,書本忘了拿出來、不然就塞了一些陳年紙張,然後每天揹來揹去的。只要書包還有空位,先塞再說也是人之常情呀!我們大人也都有這樣的感覺,櫃子再大也不夠裝,家裡小空間窄反而練就我強大的收納能力。
我想,書包應該提供剛好足夠的容量即可,當孩子塞書包脾氣暴躁時,家長指導孩子怎麼整理書包,怎麼分配和收納必要物品,養成每天整理書包的習慣,在討論過程中,孩子還會想出更有創意的方法,其實也是個很好的生活教育喔。
書包還是超重怎麼辦?
書包的容量剛好夠用就好,讓孩子學習收納整理,容量大容易亂塞或帶太多不必要的物品,真的揹不下的,就另外帶手提袋吧! 或者,如果孩子願意乖乖扣腰帶的話,我們的書包可以加裝有支撐力的減重腰帶,將重量轉移至髖部對減重會很有幫助。
市面上書包選擇眾多,每個品牌都有一套護脊的設計、價格及不同的風格,希望我的分享能有些幫助,給你多一點正確的判斷依據,讓每個孩子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書包喔。
怎麼選書包? 一位媽媽設計師的開發心得( 下集 ) >
繼續看如何挑選好看又有專屬機能的書包
有天找資料時,發現一篇好厲害的文章「護脊行不行!搖一搖就知道」
由臺北光仁國小老師陳韋宇、羅天賜,帶領 5 位小五小六生做的研究報告!真的很專業。還得到第 56 屆中小學全國科展的佳作!
雖然文長但用力的拜讀完啦,覺得要跟他們的研究精神學習。
報告的PDF在這兒,也能提供您參考:
https://activity.ntsec.gov.tw/activity/race-1/56/pdf/080808.pdf
延伸連結
- niizo小學生書包社團,超過一萬名家長討論書包的相關問題。
- niizo書包官網,可查看更詳細的設計細節 。
- 第一代於嘖嘖募資的 niizo書包 。
2018/06/13 at 1:38 下午
請問妳有在教做書包嗎?
2018/06/19 at 9:11 下午
您好,這邊有課表給您參考,http://blog.niizo.com/sewingclass/,包款是以材料包的款式為主,不是量產的款式喔。
但後背包是包款裡難度最高的,需要一步步的從基礎學起,或者,您若已經有豐富一點作包的經驗了,我們可以討論一下程度,來確定是否可以直接上課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