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還沒三十歲,也還沒有小孩,但每每看到這類的教養書籍,就會被書裡的母親感動到鼻酸。
還沒結婚之前,大家很愛問「何時要結婚」,結婚之後,大家開始問「何時要生小孩」,雖然大部分當了父母的人都說,「我是有了孩子,才開始學當父母的。」但我還是沒把握,沒把握過著要讓小孩佔據我生活絕大部分的日子,沒把握看著孩子從小黏我黏得緊緊,青春期居然把我當成敵人。
我大姐大我十歲,她的兩個孩子現在一個國一,一個小五,在我準備考大學的時候,大的孩子才一歲,我們每天處在一起,他總是喜歡爬上我的腿,攀在我的書桌前,東摸西摸,上了大學後,每隔兩三個月才回家,每次拎著行李要搭車離開,他總是哭得肝腸寸斷追在機車後面跑,他在後頭哭得響亮,我在車上紅了眼框,兩年後,他已經習慣我們這些阿姨來來去去,不再追機車,還會開心的說「再見」,上了小學,還會吵著要跟我睡,到了小三,只會問「有沒有帶禮物」,眼睛依然不離電視,到了小五,我們一起窩在上下舖,我們還能聊聊他在學校發生的趣事,上了小六,回家三四天,講過的話用五根手指都數得出來。孩子的確會越來越獨立,他能自己去買早餐,自己上學,自己存錢,自己決定要不要理你。
我很擔心我會成為跟孩子不熟的媽媽,兩人面對面吃飯,會不會只能夾菜給他吃,而他寧願看八卦雜誌也不想多看我一眼,而如果將許多心思放在孩子身上,捨棄工作上的成就,將來會不會失望更深。能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又能陪著孩子成長的父母,我想,只能用超人來形容,兩者同樣都需要付出時間跟心力,如何取得平衡,真的很難。
為了成就感跟薪水,每天下班將孩子從褓母那接回家,煮飯、陪孩子入睡、洗衣,十點開始打開電腦加班,十二點入睡,還得應付孩子半夜起床哭鬧,早上七點起床,送孩子到褓母家,九點到公司上班,日復一日,等孩子上小學還得六點起床,下班還得陪他做功課,這十幾年到底有哪一天可以睡的飽,這就是職業父母的生活。
如果為了陪孩子成長,捨棄工作,老公會賺錢賺得很辛苦,生活過得苦哈哈,除非培養一個可以兼顧家庭的副業,但是要成就一個副業可說是可遇而不可求,離開職場十年,如何再重返,昔日的同事現已帶領不少員工,而自己,卻被貼上二度就業的標籤。
真的很為難吧,或許你會說,哪需要擔心這麼多,台灣話說「時到時擔當」,一切都交給時間,遇到了就去做就對了,哪個父母不是這樣捱過來的,但可能就是這樣,很多父母跟孩子都不夠親密。
當父母確實需要智慧,我希望我能有足夠的智慧跟我未來的孩子相處,這兩本書很感人,非常值得一看。
作者:龍應台、安德烈
作者:蔡穎卿
發佈留言